簡單的料理一次可以吃到超多配菜
今天又要來教大家一道快速又營養的料理囉~
不知不覺還會不小心多吃兩碗飯>____<
說這麼多還沒說到重點~
就是勤樸客家人的經典菜餚「客家小炒」啦!
客家小炒小典故:
道地的客家菜蓆中,一定少不了炒肉。炒肉又叫客家小炒,也是「四熅四炒」之一。
客家人初一、十五,要拜 伯公(土地公),年節要拜祖先,
傳統上祭品中的三牲,是煠(唸ㄙㄚP,燙的意思)過的雞、一大塊豬肉和一條魷魚(乾貨)。
敬過神的祭品,拿回家配上自家菜園裡拔來的青蔥,就可以料理出香味四溢,又富嚼勁,既下飯又下酒的炒肉。
這是正宗的客家小炒,永遠少不了三層肉、乾魷魚和青蔥的原因。
客家小炒是鹹鮮回 甜,肉肥而不膩,一家炒肉,香溢四鄰。
來源:http://feature.mlc.gov.tw/restaurant/restaurant01_02_1.asp?fid=18
趕快把紙筆拿出來~
這道菜學起來煮給媽媽吃,媽媽一定會感動得痛哭流涕!
材料:
乾花枝 100克
五花豬肉 300克
豆干 3片
乾蝦仁 10克
蒜頭 10克
青蔥 10克
辣椒 5克
芹菜 30克
醬油 2茶匙
糖 1茶匙
烏醋 1茶匙
米酒 1茶匙
胡椒粉 1茶匙
麻油 1茶匙
做法:
1.把豆干、乾燥的花枝、蒜頭切片,熱一個油鍋把這豆干和花枝快速過油,然後放旁邊待用。
﹡小秘訣1:把豆干切片,花枝切條狀,浸泡在水裡使其變軟。豬五花也切成小條狀。)
﹡小秘訣2:可以倒比平常炒菜多兩倍的油量,等油熱之後把食材放進去快速拌炒,
之後把食材撈起再把多餘的油倒掉,這樣就不會浪費太多的油囉~
2.把豬五花肉下鍋爆香,然後加入步驟一的豆干、花枝,接著再加入乾蝦仁、切片蒜頭、辣椒。
﹡小秘訣:先將豬肉爆香逼出豬油,再用鍋內的豬油拌炒豆干和花枝,這樣子會更香更好吃~
3.接下來加入青蔥、芹菜、60cc的水和其他醬料,用高溫翻炒直到花枝完全吸收醬汁,就可以裝盤上桌囉!
是不是超簡單的~~~~~~~~~~~~~
趕快學起來,下次吃飯的時候自告奮勇一下煮給媽媽吃!
媽媽一定會立刻去找媒人幫妳提親的啊(欸亂講話)
以上次這次的教學,請期待下次的食譜 ;)